f1f34c7b-a3ec-4b90-9885-9481ad1bd83b.jpg
视觉中国

■陈雪芬

孩子上大学后,每年寒暑假便成了我一年中最温暖的盼头。当孩子把订好的机票发在“三只小猪猪”微信群里,我就像开启了一场甜蜜的倒计时。随着归期越来越近,我像是一位精心筹备惊喜的魔法师,开始忙碌起来。我把孩子的家居服、毛巾、牙刷、杯子一一准备妥当,用心打扫着家里平时忽略的每一个角落,尤其是精心布置她的卧室,我拿出她最喜欢的绿色的床单,将晒得松软的羽绒被装好,想象着她躺在上面舒适的样子。

晚上7点飞机准时抵达机场,而此时,家中的我早已算好时间,准备好丰盛的晚餐。老公开车去接机,我则在厨房忙碌,炉灶上的锅碗瓢盆奏响着欢快的乐章,每一道菜都是我精心烹制的爱的佳肴。当那熟悉的开门声响起,一句“妈,我回来了”穿透空气,我迫不及待地跑出厨房,先给她来一个大大的拥抱,把这许久未见的思念都融入这一抱中。随后,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,共享乐融融的晚餐。

除夕夜,看完春晚,孩子和我们谈起了未来的规划。那一晚,我从她的口中听到了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界。我突然意识到,孩子已经长大,她接触到的人和世界,早已超越了我这个一直生活在二线城市的认知。她凭借自己的努力,去了喜欢的城市,又曾被公派出国交流,她所看到的广阔天地,丝毫不输给我们。在她面前,我明白,我更多的是倾听与理解,因为她早已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清晰的方向。

很幸运,因为我的职业关系,我们能拥有同步的假期。每回听着孩子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大学的生活:农村社会实践调研、中美志愿者活动、国外交换学习……从她口中说出,仿佛我也跟着她一起经历了一番旅程。去年她去欧洲时,我会在世界地图上寻找她所到国家的位置,在网络平台上了解那些国家的历史、地理信息,那段时间,我又重新温习了一遍高中时学过的历史和地理,只为能更贴近她的世界。

有一次,孩子对我说:“妈妈,你暑假有空可以去国外看看。”我笑着回答:“你出去了,就等于我出去了,透过你的照片和分享,我仿佛也神游了一番。”她看着我,认真地说:“你是你,我是我啊。”那一刻,我愣住了,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。我明白,她虽然是我的孩子,但更是她自己。孩子这一代人,似乎从骨子里就带着“我是我自己”的DNA,而我们这些深受传统观念影响的父母,总是习惯将孩子视为自己的一部分,为了孩子,常常在忙碌中忘了自己。她的成长,也让我反思自己,在生活的琐碎中,是否渐渐丢失了曾经对梦想的热忱。

如今,她长大了,去追求自己的梦想,我为她感到无比骄傲,同时我也明白,她有自己的人生剧本,我能做的,就是在她需要的时候,给予支持和鼓励,看着她在自己的舞台上闪闪发光。因为她,我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憧憬,也更加珍惜我们相聚的每一刻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