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图片描述
DeepSeek来了,作为普通写作者,还有必要继续创作吗?这个问题,最近成了我所在群聊天的热门话题。

我所在的小城有一小群写作爱好者,日常各有各的工作。因为“写作”这个共同的业余爱好,大家隔三差五地小聚一下,分享近期的阅读感悟,也会聊聊各自的写作情况。若是有哪位在大报大刊发表了作品,大家祝贺他是真的,让他把当日的饭菜埋单也是真的。我很喜欢这种与志同道合的文友们畅所欲言的小聚,不过,文友们最近的话题里多了DeepSeek,也就多了一些不淡定。

大家原以为写作这种需要思维的东西是很难被AI替代的,没想到DeepSeek写出的关于本地名胜古迹的辞赋类文章如此惊艳,让文友们颇为惊讶,认为已远超自己所能写出的作品。还有必要坚持下去吗?有人向DeepSeek询问,它对写作给出了并不悲观的建议,它表示写作作为人类表达自我的核心方式,无论技术如何进步,人类的情感、思想和创造力都是独特的,这样的回答让我感到很温暖。

以写作谋生,作为普通写作者非易事。曾有文友转行去写网文,也有文友去运营自己的自媒体,终究是没上道,还未能分享爽文、自媒体热的一杯羹。相比之下,业余写作者的压力没有那么大,大家都有一份自己的工作,写作只是作为一辈子的爱好,可以说“码字”已不为功名所累,亦不完全为稻粱谋,只为自己与自己对话,甚至只为与仍在或曾经写作的朋友相聚,一同回忆对文学的衷情,以及那些沉心创作的激情岁月。就像我,从来没有觉得“码字”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儿。我已人到中年,对写作能有多少收获没有太多的执念。就像有人喜欢玩游戏,有人喜欢跑步,有人喜欢跳舞一样,我只是因为喜欢,一直在创作着,“码字”给了我无尽的乐趣。我是用文字来丰富自己的生活、结交朋友,也是用文字来守护自己的精神高地。

很多普通的业余写作者和我相似,纯粹地爱着写作,充满热情,写自己的生活,写自己的内心,写当下身边的人和事,也写所居城乡里的烟火气……这些文字有个人的情绪,甚至会有些小纰漏,却比人工智能写出来的更有“人味”。文章的谋篇布局、遣词造句都由作者反复琢磨,表达着属于自己的情感与思考,是属于自己的作品,而人工智能写得再好,那也是人工智能的作品,人生有些事,过程比结果更有趣。

DeepSeek给写作带来了极大的冲击,这个冲击还会不断强化。我觉得,人工智能是写作的工具,而不是敌人。作为生命的个体,每一个人的写作仍然是独一无二的,至真至纯的情感表达依然可以打动人心。而我,选择与DeepSeek共处,既拥抱人工智能,也继续创作,展现生活,表达自我。为什么?因为热爱,所以坚持。

文/王玉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