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44ef7e99b60cb2.jpg
■吴奋勇

上午八九点的阳光斜斜地洒进阳台,一阵清甜的花香将我引至窗前。百合花开了,开了三朵,青绿的枝叶举着白色的“喇叭”,亭亭玉立。我的目光落在黄色的花蕾上,心想,要是有两三只蜜蜂来采蜜该多好。我不自觉地自语:“谷雨,谷雨!”

这丛百合已陪伴我五年。那年暮春,我带着学生们去登山,在悬崖边发现了一小片盛开的野百合。我触景生情,便给学生讲起林清玄的《心田上的百合花》,讲那株“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,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”的野百合。学生中有一对双胞胎叫吴谷生和吴雨生,是谷雨这天出生的。他们听了我讲的野百合,隔日便带来了三个鳞状的百合种球,硬是塞给我。我将它们种在阳台,从此每年春夏之交,我的阳台如期迎来盛大的花事。

我轻声呢喃:谷雨。谷雨!多美的名字,光是念着,唇齿间就漾开一片温润。此时,老天终于落下了雨,一扫多日的干燥,空气也变得清新起来,我知道,谷雨真的来了。

望着窗外的雨丝,我不禁遐想:谷雨时节,小河涨水,柳絮纷飞,杜鹃夜啼,樱桃渐红。谷雨不仅是一个节气,更是古代农耕文化对节令的精妙洞察与深邃诠释,凝聚着先人的无穷智慧。当谷雨翩然而至,气温稳步攀升,雨量也日益丰沛,正是谷物的黄金生长期。

小时候,每到谷雨时节,我总爱跟着祖父往田间地头跑。我抚摸着田埂上翠绿柔软的黄豆苗,看着傲然的麦芒随风起伏,有时到山涧里抓几只蝌蚪。母亲上山采茶,也总会叫上我和弟弟,穿梭在茶树间,嬉笑打闹,别提有多快活。晚上,一家人围坐喝茶,茶的味道是苦的,可父母总说香。他们交谈时会不时冒出几句很顺口的话:“谷雨前后栽地瓜,最好不要过立夏。”“清明见芽,谷雨见茶。”“谷雨茶,满地抓。”那时的我,其实并不懂这些农谚的含义,只是单纯觉得谷雨时节的一切都格外美好。

如今,每逢谷雨,目光所及,风光无限好,心底总会毫无征兆地涌起一阵感动。细密雨丝编织着朦胧雨幕,轻柔地落在大地上;绿油油的稻田绵延向远方,稻子在微风里欢快地摇曳;田间辛勤劳作的农民,弯下的脊背、滴落的汗珠,无不诉说着对土地的深情,共同勾勒出饱含生命力、充满希望的画卷。

此时,我家阳台的百合肆意盛放,花瓣舒展,似在与春风相拥。它们历经时光迎来绽放,恰似谷雨见证自然的变迁。谷雨,谷雨,有谷就要雨,有雨就长谷。它是春夏交替的节点。春天总是如此短暂,仿佛还来不及好好欣赏姹紫嫣红,便已匆匆步入迟暮。“谷雨过后芳菲尽,光阴不觉已春深”,谷雨连接“谷”与“雨”,寓意“雨生百谷”。谷雨作为春的终章,是一场盛大而深情的告别。我们都明白,每一次告别,都是为了更美好的重逢。

我们满怀期待地迎接夏天的到来。谷雨过后,万物将迎来更加蓬勃的生长。而这份对春天的眷恋,终将化作对未来的憧憬,在记忆里生根发芽。